第896章 田安象问计于公车_官道:从殡仪馆平步青云
顶点小说 > 官道:从殡仪馆平步青云 > 第896章 田安象问计于公车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896章 田安象问计于公车

  第896章田安象问计于公车

  调研组在定下来的三天后就出发了,一辆大巴车,载着众人前往江北市。

  张元庆真没想到,他在江北的时候,还觉得这个地方的发展有所欠缺。毕竟江北之前的名头太响了,而且又是安北此次问题的集中点。

  可是从客观来看,江北这几年的发展的确有了不一样的进步。周强斌前往江北之后,凭借着强势的手段,让这个地方的本地派被打压到了极致,就连耀阳集团都跑了。

  后来冯毅斐掌握话语权之后,以包容的性格和工作态度,让江北得到了稳定发展的机会。

  现如今的江北,在安北省中已经是中上了。

  大概是几年间发展上了一个台阶,引起了天水市的兴趣。

  在大巴之上,张元庆坐得位置比较靠后。除了那天张元庆参会的时候,做了一番高谈阔论之后,田安象与他再没有什么交集了。

  这让张元庆也没有多想,他知道闫文志想要扶持自己作为闫派另一半的扛旗人。不过田安象这个级别,买不买这个账,谁也不清楚。

  田安象和杨东月坐在前排,杨东月自然是闻弦歌而知雅意,对江北现在的发展,做了简要的介绍。

  田安象对江北的发展,也有所了解:“江北这几年的发展有目共睹,值得我们学习啊。之前江北和我们天水,号称安北的垫底生。现如今他们发展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,最根本的原因在什么地方?”

  杨东月没有办法回答这个问题,毕竟江北的发展,不是局内人很难了解的。

  杨东月顺势推出了张元庆:“咱们市委党校的张校长之前就在江北的县区工作,我觉得他应该对此有所高见。”

  田安象听到张元庆的名字,点了点头:“让张校长过来聊聊。”

  原本张元庆坐在车子的后座,正在闭目养神。他现在的心思,大多数还是在自己的书上。这几天的时间,季首丰、关青允、胡强都给了自己反馈。

  张元庆思前想后,又将资料给了鲍勇。

  现在的鲍勇自从降职调走之后,就没有什么声音了。失去了县区一把手的位置,短时间内他应当是没有什么机会了。

  张元庆得到了季首丰等人的资料,让周依依进行整合,整合好的资料,发给鲍勇也看了看。

  在张元庆的眼里,鲍勇的理论水平差了一些。却没有想到,听说张元庆有意写一本关于县域发展的书,鲍勇也非常的支持。

  他也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议,都是直指县域发展的一些关键点。

  张元庆这两天有时间就在消化鲍勇给的一些建议,想着怎么更好的融入书里。现在这本书的内涵,大大得到了丰富。

  在整合的期间,大纲已经让程厚兵找人看了一下,目前已经有两个出版社对这本书很感兴趣。现在出版已经不成问题了,只是如何让这本书起到更好的作用,这是他正在思考的。

  这个时候,调研组的其他成员,有的在相互交流,有的和张元庆一样在闭目养神。

  却没有想到,杨东月喊了一声:“元庆同志,你过来一下。”

  周围的人纷纷睁开了眼睛,张元庆也抬头疑惑的看了过去。

  杨东月冲着自己招手,张元庆见状赶忙走了过去。

  众人看到张元庆走过去,表情都有些复杂。他们知道,之前学习会上,张元庆的表现比较突出,现在看他又受邀过去,心里难免有些吃味。

  张元庆没有搭理其他人的想法,走到前排坐下。

  田安象看到他,微微一笑:“元庆同志,你曾经在江北市基层担任过干部骨干,你说说江北市与天水市不同的地方在哪里?”

  张元庆闻言,露出了一抹思索。他主要不知道田安象是真的想要听差距,还是说只是为天水市的发展鸣不平。

  在接触到杨东月的眼神之后,张元庆明白田安象确实是想要问两个市的差距。

  张元庆这才放心说道:“要说差距,江北市和天水市都是安北省的垫底发展城市。可是近年来,江北的发展可以说是一年一个台阶。我想最关键的问题,还是在于理念,更在于人才。

  治国安邦,人才为本。对一座城市而言,人才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根基。如何在城市发展的道路上,让人才成为赋能城市发展的强大支撑,这是我们共同的课题……”

  张元庆之所以说人才,是因为从干部队伍来说,江北是优于天水的。天水这边的想法,还是过于保守了。

  为什么会理念过于保守,还是干部队伍过于强调保守。改革开放到了今天,想的还只是温饱的事情,那就完全跟不上形势了。

  张元庆着重从绩效和队伍培养上入手,谈了一些自己在江北的所见所闻。

  果然,田安象听了之后,颇为感触的点了点头:“人才高度决定着城市高度,人才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动能。纵观国际大都市发展历程,凡是大量吸收本地、全国乃至全球人才的城市,必然形成汇聚人才的“马太效应”,构建起一座城市长远发展的“基本盘”。

  一座城市只要搭乘上人才工作的快车,就能在沉淀人才方面获得丰厚资源,在城市创新发展方面抢得先手。关于这方面,张校长有没有什么想法?”

  张元庆没料到,田安象所图不小,他竟然是瞄准了国际化大都市。

  在这方面,就是江北也远远达不到这个境界。他于是就田安象的想法,与他进行了一番论证。

  基本上在车子上,田安象和张元庆形影不离。

  直到进入江北,两人的讨论还有没有进入尾声。

  田安象非常感兴趣:“元庆同志,后面你就跟我在一起,有什么事情也方便咱俩讨论。”

  这个待遇,可谓是羡煞旁人了。

  张元庆自然答应了下来,杨东月对此反而松了一口气。所谓伴君如伴虎,她知道田书记的强势和强硬。

  如果基本面达不到,最终有可能不仅不能在田书记面前露脸,很有可能因此吃瓜落了。

  正在张元庆准备挪位置的时候,田安象又问了一个非常刁钻的问题:“你说说,天水市发展,如何挑选人才?”

  张元庆一听这个话,就知道不好回答了。因为无论你怎么回答,都会得罪一方人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3mlaq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:https://m.3mlaq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